海光信息8月2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4年8月20日接受24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中的高端处理器。公司的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性能持续提升,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研发团队在高端处理器设计、验证等关键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公司高端处理器产品以其在功能、性能、生态和安全方面的独特优势,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进一步夯实了产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扩大了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291.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5,339.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763.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09%。
答:公司的深算系列产品进展顺利。公司持续加大在DCU软件方 面投入,公司DCU产品打造了自主开放的完整软件栈,包括 “DTK(DCUToolkit)”、开发工具链、模型仓库等,其完全兼容“CUDA”、“ROCm”生态,支持TensorFlow、Pytorch和 PaddlePaddle等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与主流应用软件。依托开放式生态,公司构建了拥有完善的层次化软件栈的统一底层硬件驱动平台,其能够适配不同API接口和编译器,并支持常见的函数库、AI算法与框架等。
问:今年上半年的研发资本化率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这个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
答:在研项目中,新一代海光协处理器产品工程技术等资本化项目验收结项;围绕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等费用化项目的投入增加较多,使本期资本化比率减少了12.56个百分点。
问:公司的销售费用快速增长,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在生态拓展方面有哪些成果和进展
答:海光一直都十分重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协同,我们在生态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和人力物力,目的就是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共赢的国产高端芯片设计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我们依托“光合组织”围绕国产通用计算平台,对业务应用的上下游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为公司产品在重点行业内的应用树立更多样板,提供从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公司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用户等4000余家相关创新力量,实现了8000余项软硬件优化等协同技术研发,共同打造12000余个安全、好用、开放的产品及联合解决方案,成立区域分会24个,适配中心23个,围绕海光技术、生态、应用,建立、健全产业链,开展测试认证、技术培训、方案孵化、应用示范、推广交流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产品的生态优势,满足市场发展新要求,积累发展新优势,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共同促进海光整机生态健康发展,共建包容、繁荣的信息技术生态 系统。
答:海光高端处理器产品自带智能调频技术,能够根据业务系统的负载“智能”变动频率,不断提高能效比、降低功耗,从最底层实现绿色节能的效果,为客户节省成本。此外,海光产品基于其优异的产品性能、良好的系统兼容性以及较高的安全稳定性,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极大程度降低了运维、迁移等环节成本,保障了运行“绿色”。 同时,公司在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等领域的建设。为此,公司搭建了由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和ESG工作小组构成的ESG治理架构。ESG工作小组将在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扎实推进ESG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ESG治理水平和影响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自登陆科创板以来,公司连续两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荣获“国新杯·ESG金牛科技引领奖”。同时,公司在华证指数(“A”级)、商道融绿(“A-”级)、中国国新(“A”)及秩鼎(“AA”级)等多个ESG评级体系中均取得了显著的评级提升。此外,公司还入选了上证科创板ESG指数的首批样本名录。
答:截至2024年7月18日,公司完成回购股份,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205,191股,累积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02,342,633.39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至此,公司自2022年上市以来累计实施股份回购3.32亿元。暂未有新的回购计划。
答:公司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倡议,发布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和《半年度评估报告》,主要围绕经营质量、股东回报、信息披露、科技创新、投资者关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和评估了具体举措和进展。公司将持续抓好经 营管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问:随着AI技术应用的持续发展,公司所在的领域作为关键基础层,未来有哪些路线值得关注?如何才能更好的满足AI大模型等算力的需求
答:英特尔的研究表明,AI模型的计算量每年将会增长10倍,这一趋势随着未来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会进一步加快。算力芯片要满足AI大模型等计算场景需求,可能更多地还需要在多元算力和异构计算领域发力。一是争取能够满足AI大模型“训推一体”的算力需求;二是面向大算力集群时代需要进一步强化异构并行计算能力,由CPU及加速芯片异构而成的智能算力或终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算力主角;
中证中国内地企业1000能源指数报2463.5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陕西煤业等
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严厉打击机构和人员无资质“挂靠”行为
已有22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84亿股,占流通A股54.96%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7.47元。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限售解禁:解禁14.38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61.86%,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