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225-3366
产品中心

新能源浪潮中的东风风行:从传统到未来的全新转型

摘要:
金年会电子视频监控网站, 中国汽车工业近二十年来经历了飞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引领潮流。国际化进程加速,众多品牌相继布局海外市场,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一系列政策支持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推动绿色、智能转型。同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促使品牌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智能化发展也已成为新趋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引领中国汽车工
产品详情:

  中国汽车工业近二十年来经历了飞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引领潮流。国际化进程加速,众多品牌相继布局海外市场,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一系列政策支持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推动绿色、智能转型。同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促使品牌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智能化发展也已成为新趋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引领中国汽车工业迈向新时代。

  林长波,一位在汽车行业深耕二十余载的杰出管理者,以其深厚的技术功底、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引领东风柳汽迈向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转型之路。面对汽车行业的新能源转型大潮,林长波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他提出并推动了“光合未来”新能源战略,明确了东风柳汽的全面电动化转型目标。在林长波的带领下,东风柳汽正逐步实现从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商的华丽转身。

  近日,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长波先生,接受易车商业内容中心总经理 王晨先生的单独采访,深入探讨东风风行在新能源浪潮中如何快速转型,以及背后的成功经验。

  王晨:在过去的20多年里,您在技术、质量、生产、企划、海外销售、国内营销这一系列关键岗位任职,而且兼任研发研究院的院长,可以说是东风柳汽培养起来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一名从技术岗位走上管理层的高管,过往的经历如何影响您的管理风格和决策方式?您如何在技术和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又将如何帮助您在推动公司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

  林长波:2002年大学毕业加入东风柳汽开始,我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负责与用户接触,聆听用户真实诉求,从中寻找技术上的突破口。之后,我还跟进了一些关于现场管理工作,包括生产、海外销售等相关领域,从中了解了国际上的销售方式,包括海外渠道、所在国的法律和文化。负责一段时间企划工作后,又在技术板块任职了近10年时间。

  作为一名从技术领域成长起来并担任高管角色的“工程师高管”,我的基因里刻着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对创新的持续探索、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以及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这也与东风风行技术立身的初心相吻合。这样的信念,也贯彻到了我日常的管理和决策中。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感觉在各个领域都有些相关的历练,从一个公司的角度,我觉得复合型人才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汽车企业的竞争,也从“高产能比拼”进入“高质生产力”的新周期,拼的就是技术和产业链。这也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专研去浮夸、去流量的真技术,切实解决用户痛点。

  所以,我们在2022年毅然决然发布了“光合未来”计划,全力向新能源转型,并在集团和政府的帮助下,打造了龙行工程,以构建新能源核心产品群为牵引,以打造核心技术为加持,以掌握核心资源为保障,以构建核心生态为支撑,充分发挥主机厂领头作用,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共建等方式,促进汽车产业科技研发、质量提升,带动产业链供应商及其周边服务企业共同进步。

  目前,我们的CV核心技术掌控率为48%,重点突破快充、钢铝轻量车身等关键技术,PV核心技术掌控率为75%,重点突破整车电耗、低温里程衰减等技术。未来,我们不仅要在整车热管理、动力技术等核心电动化技术上保持领先,也要在车机系统、智慧行车等智能网联技术上持续获得行业第一、唯一优势,将东风柳汽在燃油车时代的辉煌延续到新能源赛道。

  王晨:从过往的一些发言和直播中,您曾多次提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在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您是如何推动东风风行的品牌文化建设?以您的视角,这种文化建设在企业战略实施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林长波:在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品牌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连接消费者情感、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实际上,我觉得品牌的构建包括品牌的向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品牌的根本在于整个产品的本身,产品是品牌的最大载体之一,所以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的技术长板,还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东风风行而言,推动品牌文化建设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工程,但核心理念只有一个,走“切实解决用户需求”的技术路线,造真正“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的车。

  在我看来,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是对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满足。一部车不止是代步工具,也是诗和远方,关心和陪伴。所以在推出星海序列的时候,我们希望它不仅能满足用户基础使用需求,也能更懂用户和家人、朋友的需求。星海序列作为东风风行在新能源产品系列的一个高端品牌,首先要把产品竞争力做得足够好。接着,我们还要和用户、市场做链接,把产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触达到用户的感知。然后,要把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朋友圈做大,不断扩大品牌声量就能很快把品牌做起来。

  我们在推出一款新产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开展上百场沟通会,充分倾听消费者真实诉求,并根据用户朋友的宝贵意见,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调试,做到“用户有所呼,品牌有所应”。无论是星海V9还是星海S7,都不仅为用户提供安全、创新、温馨的出行环境,还确保产品贴合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给到温暖、真诚、可靠的陪伴。

  我自己也时常与用户互动。比如近期的星海S7万里长测中,我也当了一回测评主播,验证产品性能的同时,通过与网友的频繁互动,倾听用户的心声,了解他们需求,争取将他们的心愿一一变成现实。

  踏实做技术,认真做好车,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东风风行,不只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创新、温暖”的出行环境,更要成为用户在智电时代的出行新伙伴!

  王晨:面对当前中国车市的激烈竞争,作为老牌国企,东风风行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林长波:当前的新能源市场太卷了,大家都在卷,但反过来说,真正极致的创新反而是在极致卷的状态下产生的,我认为当下最大的挑战适用于整个汽车行业,在极卷的状态下,我们更加需要产品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合作伙伴创新。我认为在应对内卷的过程中,第一个,必须快速做迭代,快速创新。第二个,保持自己的定力,一定要知道自己产品核心的技术长板在哪里,把长板做得足够长,而不是去补短板。第三个,要能随时洞察市场变化,及时去做一些策略调整。

  旧的地图,找不到新大陆,风行在从燃油时代过渡到新能源时代的过程中,有过改革阵痛,也收获了转型果实。难点在于,作为一家传统燃油车国企,要一下子转新赛道,这对工作思维、产品技术研发、组织机构等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挑战。尤其是当市场心智已被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占领,在用户信赖倾向、智能电动化技术追赶速度等方面,我们也要比新势力车企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老牌国企遇到互联网新势力,必须要在扎实的技术上开足马力。曾经的风行靠国内首款自主MPV打破合资垄断的神话,如今的风行在证明,新能源从不是新势力的专属。风行首先做到了新能源技术自主、自信。如今,我们的铠甲电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电子安全超极限能力,全新一代马赫电混,更是有14项世界领先创新专利技术,实力已达到世界一线%。参与共建的“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车路云一体化协同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广西首批交通运输行业3个重点实验室之一。未来,在风行及风行星海的商乘全矩阵布局上,将持续扎实做技术,踏实做产品。

  同时,我们也懂得“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道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引入华为IPD变革体系完善开发流程,更加聚焦前端,深入洞察客户价值,走能切实解决用户痛点的新能源技术路线。我们有信心,风行在燃油时代的百万用户群体,会在新能源时代持续壮大,点滴积累定能点石成金。

  王晨:面对日益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东风风行如何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推动品牌的创新与变革?

  林长波:技术是整个产品的根本,针对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第一个是东风集团层面,针对关键的、共性的相关技术,依托集团整体的研发资源进行相关的导入。第二个是针对个性化的与用户交互,比如智能座舱、车机和内外饰造型,还有和整个驾舱感受相关的层面,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依托“龙行未来”技术联盟,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态联盟,可供我们进行共创,联合发力,打造我们的第二条赛道。目前,我们在这两个层面投入了大量资源,1000余人的技术创新团队和几百家合作伙伴,让我们的技术创新永远在进化。

  今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但机会与挑战往往都是并存的,我们将攻坚核心技术,掌握核心资源,构建核心生态,加速推动东风柳汽全面新能源转型,在技术、产品、营销三个层面,开启“起步即冲刺”的步伐。

  首先是技术深化。不仅要在电动化硬件上出成绩,还要在智能化软件上上高速。风行作为东风集团“1+n”研发体系的重要版图,正加速推动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升级速度。

  其次是产品布局。除了星海V9、星海S7打造出爆款声势,到2025年风行星海还将连续推出13款新能源产品,覆盖SUV、MPV、轿车全品类,实现全领域跃进。

  最后是营销创新。我们将全面向新能源化营销模式转型,打造快速响应市场的营销体系。从营销模式、形象焕新、用户直连、组织变革、渠道进化五个层面,合力打造人车一体的年轻化、生态化服务。

  王晨:东风风行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有哪些新的突破?如何确保新能源技术能够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和用户的期望?

  林长波:作为一个从业超过20余年的汽车技术人,我认为这是造车最容易的时代,却也是造好车最难的时代。技术的发展,让造车门槛降低了,可供选择的产品更多了;但只有去浮夸、去流量的真技术,才能造出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好车。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要坚持不走捷径、技术说话的基本逻辑。东风风行将坚持走“切实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技术路线。

  动力方面,风行星海拥有一整套智能动力系统——马赫电混PHREV,可纯电、可插混、可增程;

  底盘方面,风行星海高通用性底盘能通过形态变换,适配不同车型,包括MPV、SUV、轿车、微型车等等;

  车身结构方面,自研的航母级高强钢车身结构,采用四大高强度轻量化技术,找到了安全性与轻量化之间的“黄金比例”;

  智能方面,风行星海搭载了大量既能体现智能性,又能凸显人文关怀的技术,如智能光学科技、Fx-Drive领航智驾系统等等。

  同时,技术上坚持“试验为先,用户为上”。东风柳汽全新研发试验场已于2月投入使用,标志着在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提升之路上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王晨: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东风风行未来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创新打法?

  林长波:未来三年,智能化会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核心,尤其是数字化能力,会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东风风行在智能化领域的发展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在我看来,科技必须有温度,只有真正为用户带来的便捷的智能化,才是引领汽车智能化前进的方向。金年会棋牌官网

  目前东风风行已储备了多项有温度的智能科技。比如我们的观星者抬头显示系统,可显示3D化的车辆、行人信息;Fx-Drive领航智驾系统可自动匹配驾驶者习惯的导航、声音、坐姿、动力模式等;还有我们的无人驾驶一键召泊功能,实现行人碰撞0伤害、跨层地下车库泊车、云端持续OTA的能力。

  未来,东风风行将积极推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技术的融合发展,打造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通过构建云平台和开放生态体系,实现人、车、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同时,通过引入AI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用车服务。

  王晨:风行星海S7已经预售,设计理念上与之前的车型有哪些不同?如何更好地吸引年轻消费者?

  林长波:与其说是吸引年轻消费者,不如说是让所有用户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在我看来,不同的年龄层,可能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比如20岁+的人爱尝鲜爱探索;30岁+的人追求高质感生活;40岁+的人更关注家人与精神自洽,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态是一样的。

  星海S7为所有“向内寻求愉悦与满足,向外寻求关注与认同”的人而来,它不仅颜值出众,荣获三项全球顶尖设计大奖,更是集成了东风风行最前沿的新能源技术。星海S7将作为风行星海的走量车型担当,超越年龄的限制,以极致颜值、极致风阻、极致续航、极致操控等远超同级车型的优势,为多年龄阶段的用户带来悦享生活的全新体验。

  我对星海S7这款产品的期望值还蛮高的,最开始我们定义这款产品我是希望用户看到这款产品“一见要倾心”,就像男女谈恋爱一样一见钟情,叫“一见要倾心”。第二个是“一试就安心”,相当于是试完以后,无论是驾舱感受、轻便性和整个的舒适性,包括还有里面的气味,还有针对摸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这些相关的点,都是用户想要的。最后是“一用省心”,星海S7的电耗非常低,在行业里面比同类同级产品大概节约15%-20%电耗,还有综合续航、使用的便利性、充放电的便利性,再加上原来的渠道服务和相关的网络,配件、保养、用户的权益是非常丰富的,尽量节约用户的一些使用成本,包括维修和保险方面,这块我们也有很多相关的布局。

  王晨:东风风行在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方面采取了哪些新的策略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如何帮助风行星海S7和后续车型走得更远?

  林长波:不论产品研发还是营销,第一性原则永远是“用户需求的洞察”。所以我们的营销打法就是一个原则,All in用户,全心全意以用户为中心,做用户品牌。

  一方面,我们引入华为IPD变革体系完善开发流程,深入洞察客户价值,走能切实解决用户痛点的新能源技术路线。在推出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去到三十多个城市,开展了上百场沟通会,收到了很多用户的真实诉求,并根据用户朋友的宝贵意见,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调试,比如我们的车把手,看起来是一个很小也很成熟的部件,但通过深度的走访调研我们听到了很多用户对全隐藏式门把手冬季使用的困扰,我们的星海S7经过上百轮讨论和调试,做到了最便于用功能户使用的设计与极致风阻的外观设计之间的平衡。

  另一方面,我们也全面向新能源化营销模式转型,建立快速响应市场的营销体系,并通过数字营销平台,深入用户画像,打造智慧门店,形成新品牌驱动的高效管理模式。

  林长波:中国汽车出海是“风险中育新机、挑战下开新局”的必然选择。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居世界首位,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东风风行也在国际市场中打造出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第一个形象标签,是智能电动化。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机遇下,纯电、插混车型成为了出海主力车型。中国汽车产品在电动化、智能化有世界领先的优势,深受海外市场热捧。

  第二个形象标签,是本土服务化。中国车企立足海外的模式趋向本地建厂+品牌直营,供应链实现就近配套。同时,各国充电基础设施差异较大,海外运营模式的高效服务要因地制宜,融合当地的文化风俗。

  东风风行坚持技术为上、创新为本,以因地制宜的电动化、智能化产品作为中国名片,在时代浪潮中一路向前。去年9月,我们参加了德国的慕尼黑车展,星海V9等四款新能源车型获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今年10月我们即将参加法国巴黎的A级国际车展,继续扩大海外影响力,也希望易车,能给予支持关注。

  林长波:对于东风风行而言,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是风行的愿景和目标。在此战略目标牵引下,风行一向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及布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整车”出口上,不断拓宽营销网络覆盖面积,截至至今,东风风行销售渠道已覆盖6大洲,出口国家80多个,近200家经销商。

  东风风行还积极推进“海外KD散件合作”和“一带一路”,持续探索与中资单位的合作广度和深度。此外,东风风行不断探索中国汽车数字化出海的新模式,海外品牌宣传秉承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不断完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提升产品知名度,促进品牌出海良性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跟海外的合作伙伴进行共创,有一些只负责销售产品,同时我们也希望合作伙伴不光销售产品,也要一起运营品牌,把我们的品牌带到海外去。未来3-5年,我是希望在海外能再建一个东风风行,再建一个东风柳汽。

  东风柳汽,汽车行业的璀璨明珠,以卓越的技术创新引领潮流,绿色能源战略彰显出前瞻视野。其产品品质卓越,市场口碑卓著,不断突破自我,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制造业树立了标杆。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中,东风柳汽乘风波浪,勇往直前,展现了中国汽车品牌的无限可能。

  同时,林长波作为东风柳汽新一代的领航者,以其战略眼光与创新能力,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为东风柳汽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金年会_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 TEL: 400-225-3366

地址:广东省金年会_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 邮箱:1clou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