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至17日,以“智能科技,创享生活”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2024)在上海开展。作为一年一度的“科技竞技场”,AWE 2024集中展示了智能科技、智慧场景和创新产品,引领家电与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方向,是透视家电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窗口。
回顾AWE 2024,华为通过超1500平方米的超大展区展示了更多“黑科技”,打造全场景互联互通的智慧体验,带来创新、可靠的领先智能化未来生活,让参观者“遇见未来家”。其中,华为推出的家用NAS产品“华为家庭存储”亮相品牌展区,引发NAS行业广泛关注。
“未来家”场景中,数据存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手机像素的提升、视频、照片的日积月累,消费者对于数据存储空间、便捷体验、安全属性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比如,现在随便拍摄一张手机照片,容量都要达到10MB左右;再比如4K高清视频,一分钟时长就达到200MB 以上的空间,“存储焦虑”成为了当下很多家庭的痛点。
据了解,NAS是一种可以实现文件存储和共享的小型数据存储服务器。传统NAS多针对企业用户,技术方面相对成熟的同时也有着不小的使用门槛。在此背景下,华为家庭存储应运而生,打造出智慧生活场景下全家人的“数据收纳箱”,堪称华为手机的扩容神器。
这种优势地位源于华为在研发领域的深厚积淀。长期以来,华为在ICT基础设施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先进数据存力,为数据资产“存得牢、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发挥底座力量。
众所周知,华为一直是研发大户,华为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149.91亿元,同比增加44.10亿元,占前三季度收入的25.4%;2022年的研发投入更是位列全球第四。正是因为其在研发上的大量投入,华为家庭存储才得以重新定义NAS品类,以“智慧生态、简单易用”的答案,刷新用户对于安全、智能、便捷的家用NAS认知和使用体验。
未来之家是融合空间、艺术、科技于一身的作品。华为家庭存储是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可以说是家庭的数据中心。数据备份是数据存储非常广泛且常见的使用场景之一。华为家庭存储拥有自动同步功能,支持手机一碰扩容,至高扩容16TB的存储空间,只需将手机靠近家庭存储 NFC 区域,即可一步完成连接。即便用户不在家中,只要在 Wi-Fi 网络下,手机拍摄的照片、视频都会自动同步至华为家庭存储,不愧是华为手机的扩容神器。
华为家庭存储的 AI 相册和智慧搜索功能则很好地贴合了宝妈们的使用场景,解决了宝宝照片难整理、难查找等问题。AI相册功能够将照片按人物、事物、地点等维度进行分类,并自动生成宝宝相册,而且,只要输入日常语句就能进行智慧搜索,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支持视频搜索的存储类产品,能帮助用户迅速在海量照片中找到所需内容,有效解决宝妈和职场人群的存储痛点。
基于 HarmonyOS 分布式访问的强大能力,华为家庭存储能够与其他设备互联互通,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取和流转。无论是通过PC还是PAD,都能通过登录账号随时随地在家庭存储中在找到需要的资料文件,甚至在差旅途中也能用手机继续编辑,提升办公效率;而且至多支持16个帐户使用,一台存储,可与同事或家人共享,还可建立专属自己的私密存储空间,互不干扰。
在娱乐场景下,基于华为家庭存储的大容量特性,用户可以保存上万部高清电影,并通过与华为智慧屏联动随时播放,观影清晰度与流畅感更佳,是构筑私人家庭影音的强力支撑。
数字时代,信息安全不可忽视。除了在系统层支持HarmonyOS安全保护,华为家庭存储还以三层空间加密形式,金年会app,实现对个人信息的金融级隐私保护。区别于其他存储产品采用全盘统一加密,华为家庭存储对所有文件实现一文一密,还是市面上唯一支持指纹识别技术的存储类产品,全面保障文件安全。
40年来,在国际家电舞台上,中国家电产业实现了由“追赶”到“跨越式赶超”的历史飞跃。在此过程中,智能家居产业也实现了“质变”,越来越多的家居产品实现智能化,为人们提供了更高效和更舒适的生活体验,承载着消费升级的新动能。
“创新没有休止符,只有加油站。”中国家电产业发展成就的关键在于创新。而伴随网络互联技术发展,人均数据资产量呈几何级数上涨,消费者对于家庭存储的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华为家庭存储而言,创新也是永恒的命题,华为家庭存储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已经快速成长为家用NAS的标杆性产品。
据了解,华为家庭存储将在不久后有新功能面世。未来,华为家庭存储将持续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更便捷、更安全、更智能的存储使用体验,推动家用NAS市场消费普及。(科文)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见证了对口30年来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