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年硬盘的容量也在不断快速攀升,目前即使是普通消费级的硬盘,也有容量在18TB以上的产品了,不过尽管如此,“磁带”仍然是企业级用户存储、备份海量数据的首选,可谓“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有些朋友对此可能感到不理解,事实上与其它类型的数据存储产品(比如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相比,磁带拥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包括成本低,可以较低的成本做到较大的容量,可轻松实现几十TB,甚至几百TB,并且功耗低,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可以冷存储、离线和异地使用。
当然毋庸讳言,磁带也有很多短板,比如读取、写入的速度很慢,普通消费级金年会棋牌官网用户可能难以接受,但是这些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都是相对次要的,容量大、成本低、可靠性高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此磁带目前仍然深受企业级用户的青睐。
不同的用户对于数据存储设备的要求不同,对于普通的个人、家庭类用户,2TB-4TB硬盘足够用,如果不够直接再加几块就行,但是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这个问题要复杂、棘手得多,因为不仅要考虑如何存储海量数据,同时这些海量数据还需要备份,以确保数据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举个例子,最近几年经常有大型企业的电脑被黑客攻击,数百台工作电脑中招被锁定,电脑中所存储数据被恶意加密,无法读取访问,向公司敲诈勒索巨额赎金的事情发生。
这些数据往往涉及公司机密、众多订单和客户信息,极端重要,所以很多企业往往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被迫向黑客支付高额赎金赎回数据,而如果公司内部有及时到位的数据备份的话,则可轻松化解,只要从备份中还原这些数据即可。
这些只是“数据安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之一,此外还包括数据中心断电、发生火灾、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数据存储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的可能性,尽管这类可能性极小,但是企业必须要考虑到,必须让数据绝对安全,因此数据备份工作非常重要。
目前企业级用户数据备份一般遵循“ 3-2-1-1 ”原则,即重要的数据必须要确保同时有三个以上的备份,备份至少要保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上,其中一个备份必须在异地,另外一个备份必须完全脱机,这个“完全脱机”、挑大梁的备份存储设备通常指的就是磁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迅猛发展,其对应所产生的数据量也在暴涨,据估计,截至2021年全球用户共产生了约79ZB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将会达到181ZB。
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ZB”是个什么概念,和大家常见的“KB”、“TB”一样,它也是数据容量单位,具体来说,1PB等于1024TB,1EB等于1024PB,而1ZB等于1024EB,1YB等于1024 ZB。
以往全球用户产生数据量较小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诸如图片和视频等类型的文件质量低,清晰度差,所以容量就小,当然对应的就是体验差,这些年用户综合体验越来越好,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容量越来越大,因为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存储细节。
这些数据大部分都保存在提供服务的公司的服务器上,因此企业对数据存储和备份的需求这些年也在不断地快速增加,而作为满足这类需求的首选设备磁带,也跟着水涨船高。
根据IBM、HPE和Quantum等磁带供应商所统计的数据,尽管2021年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但基于磁带的存储设备的出货量还是实现了自2006年以来的最大增幅,超过了2019年创下的纪录,出货量增长了40%,提供给客户的总存储容量空间达到了148YB。但是由于近年来单个磁带的数据存储密度和总容量快速增加,单位出货量有所下降。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磁带很落后,在海量数据存储、备份方面,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之类的产品,都只能算是弟弟,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