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器一直被公认为显示技术发展的终极梦想,多年来有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日本、欧美、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于20世纪80年代就纷纷涉足立体显示技术的研发,于90年代开始陆续获得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jinnian金年会官网现已开发出需佩戴立体眼镜和不需佩戴立体眼镜的两大立体显示技术体系。下面为大家介绍下3d显示器怎么样,不闪式3d显示器技术介绍吧
利用自动立体显示(AutoSterocopic)技术,即所谓的“线D技术”,你就不用戴上眼镜来观看立体影像了。这种技术利用所谓的“视差栅栏”,使两只眼睛分别接受不同的图像,来形成立体效果。
平面显示器要形成立体感的影象,必须至少提供两组相位不同的图像。其中,快门式3D技术和不闪式3D技术是如今显示器中最常使用的两种。
不闪式3D的画面是由左眼和右眼各读出540条线后,俩眼的影像在大脑重合,所以大脑所认知的影像是1080条线。 因此可以确定不闪式为全高清。
通过世界著名认证机关Intertek(德国)跟中国第三研究所客观认可不闪式3D的分辨率,垂直方向可读出1080(左/右眼各观看到540线D眼镜后可以清楚的观看到全高清状态下的3D。
接起了3D潮流的世界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今年4/11某个新闻活动里发表感叹说,不闪式3D技术今后的局势会非常光明。现在许多3D片源厂家都以不闪式3D方式制作3D片源,以至于3D片源业界最权威的制作商索尼已正式运用不闪式3D技术制造全高清的3D影像,如果说画质损失严重而影响到视觉欣赏的话,这些片源商们为什么会放弃快门式而选择不闪式呢? 所以,画质损失的传言是不线D的优越性
4.体现没有重叠画面的3D影像。画面重叠现象是因为右侧影像进入左侧眼睛或左侧影像进入右侧眼睛而发生的。不闪式3D所使用的特殊薄膜分离左右影像后体现3D影像,所以不会发生画面重叠现象享受好像看到活生生的真实物体的立体影像。通过实际测量画面重叠的数据就能知道不闪式3D的重叠数据是人无法感知的水平。
其中,快门式3D技术是如今显示器中最常使用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来实现3D效果,属于主动式3D技术。当3D信号输入到显示设备(诸如显示器、投影机等)后,120Hz的图像便以帧序列的格式实现左右帧交替产生,通过红外发射器将这些帧信号传输出去,负责接收的3D眼镜在刷新同步实现左右眼观看对应的图像,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摄像机拍摄不出来效果),便观看到立体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