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炎夏日,省妇联携手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护苗”系列活动,掀起了一场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护苗”热潮,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正能量,切实扛起“护苗”妇联担当。
“护苗行动”进家庭。省妇联组织民警、律师、救护讲师、巾帼志愿者等人员入户走访,深入家庭与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交流,了解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和需求,通过发放法治书籍及自护知识宣传资料,进一步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增强家长防范意识,切实走深走实家庭防护行动。
“护苗行动”进社区。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儿童阅读空间等基层文化阵地,组织附近的社区儿童开展安全教育和普法宣传活动。在昌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律师马海燕运用了互动提问、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指导儿童在轻松的游戏与生动的情景互动中,认识男生和女生的隐私部位,探讨什么是友好的行为,什么是性侵害,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分辨和防范性侵害。
“护苗行动”进乡村。组织“巾帼护苗骑行车队”、“护苗大篷车”深入乡村进行宣传。“骑行车队”上的“护苗喇叭”循环播放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与法律知识,真正做到巾帼志愿者走到哪,护苗行动宣传就延伸到哪。这种全方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助力打通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扩大护苗行动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护苗大篷车”缓缓驶入儋州市雅星镇调打村、大沟村、通科村等地,瞬间成为了乡道上的“显眼包”,吸引了不少孩子和村民前来驻足观看。“护苗大篷车”车体大屏幕循环播放儿童安全、《护苗说法》等宣传视频和“护苗”宣传标语,为乡村儿童送去法律知识、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
“订单式”精准普法。针对单亲、离异家庭和留守、困境儿童群体,开展 “一对一心理疏导”、“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教育”等活动精准普法。省妇联紧盯家庭教育缺失短板,突出农村等重点地区。根据重点儿童的具体家庭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普法和关爱方案,确保护苗行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白沙县牙叉镇志道村活动室,一名被疏导对象表示,“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感觉好多了。平时也不知道找谁倾诉这些,也不会有人想听这些唠叨”,情绪从一开始的哭诉,慢慢变成心平气和的表达,并表示自己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互动式快乐 “学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普法方式,采用互动式快乐 “学法”。通过法律知识竞答、情景互动、游戏等形式,让未成年人、家长在参与中学习法律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这样的普法宣传既有趣又有用,我答对了普法题目,还获得了礼品,很开心。”东方市八所镇永安社区居民点赞道。居民们在巾帼志愿者的引导下,纷纷积极填写护苗普法问卷,现场学法气氛热烈。海南省妇联将法律知识与趣味有奖竞答相结合,以融入式、互动式的普法模式,激发家长、未成年人学法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家长及未成年人的学法普法积极性和主动性。
“唠家常”式“走心”普法。设在群众家门口的普法咨询台,从熟悉的“学校生活”、“邻里关系”等生活话题入手,从而引出与这些生活场景相关的法律问题,增强了“护苗”普法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在昌江县山竹沟村委会普法咨询台前的民警黄丹妮被孩子们“围住”,防电信诈骗“小课堂”开讲!民警黄丹妮通过讲解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以案说法,揭露各类诈骗的作案手段、特点、识别方法及防骗技巧,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纷纷表示“学到了!”
海南省妇联计划全年开展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系列宣传活动72场。暑假期间,已走进儋州、东方、澄迈、昌江、白沙、乐东6个市县12个乡镇38个村(居)共开展了44场护苗宣传活动。其中,分别对32户单亲、离异家庭和留守、困境儿童家庭开展8场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教育活动;对4户单亲、离异家庭开展4场“一对一心理疏导”活动;走进15户单亲、离异家庭和留守、困境儿童家庭开展3场入户赠送普法书籍活动;印发宣传资料2500余份,发放手提袋、笔袋、纸巾盒等宣传品1000余份,宣传覆盖人数1789人次。
下一步,省妇联将继续围绕《海南省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海南省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家庭防护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的部署要求,创新方式载体,久久为功,点滴浸入,深入三亚、五指山、琼中、保亭4个市县持续深化“护苗行动”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范围,确保更多的家庭、社区和农村受益;加强对单亲、离异家庭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关注和保护,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和关爱;做实“家”文章,延伸拓展护苗宣传覆盖面,最大范围地引导广大家庭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家”防线,为培育海南自由贸易港合格接班人贡献巾帼力量。
原标题:《全省巾帼“护苗”齐发力 撑起儿童暑期“平安伞”——省妇联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暑期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