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讯(记者 石岩松)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开展以来,牡丹江市林口县建堂镇紧盯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等各项重点环节,多措并举,建立资源深度整合、防范无缝对接、机制高效运行的闭合式管理链条,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治理取得新成效。
走出新路子、展现乡村治理新“枫”貌。坚持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行动指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为根本目的,积极打造集综治、网格化服务中心、关爱之家、心理服务、志愿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治中心。任命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级综治中心主任,成立了村网格化服务的队伍,其中网格小组45个、网格小组长45人、每个村配备村警1名,建立工作微信群,优化服务方式,提升群众满意度。建起集治保、巡逻、调解、普法、帮教“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理防控机制。建堂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重畅决”为问题导向,创新治理方式,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素质提升行动工作基础,建立一月一研判、一月一总结的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召开乡村治理素质提升行动工作部署会,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及分析研判会议,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部署具体工作。
多元化解,构建绿色“防护网”。强化对重点人员管控。结合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进行了全面摸排登记,对目前在册的15名社区矫正人员、4名刑满释放人员、3名肇事肇祸、43名吸毒人员、6名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三名涉及缠访闹访重点人员,按照风险等级,制定“一人一策”,严格落实相关管控措施,定期电话或者当面访问,在了解其最近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的同时,引导他们建立起反映诉求的正确方式,同时明确化解责任人和包保责任人。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镇村干部定期深入辖区群众家中,进行全方位摸底排查,围绕村级事务、土地征迁、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集中排查,全面了解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及时收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确保矛盾排查不留死角,在入户的同时,填写矛盾纠纷入户排查表,针对矛盾纠纷逐户建立纠纷化解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实。
践行法治,铸造金色“平安盾”。以法治为抓手,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始终坚持以法治解决矛盾问题,构建和谐安宁的乡村秩序,开展多方式、多领域的普法宣传。围绕群众识骗防骗,做好重点工作宣传。围绕提升群众识骗防骗,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持续性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和反宣传。制作反电信诈骗宣传展台5个,利用展台每月通报当月本县涉诈案例,警示提醒群众,并结合入户走访、夜巡发放反电信诈骗包括反养老诈骗宣传单页300张。同时落实反“八进”宣传活动,深入教堂、医院、学校等开展反宣传8次,覆盖人群500余人,通过深入宣传群众防邪反邪意识明显提升。围绕群众主体参与,做好重点政策宣传。为建立更广泛的群防群治机制,提高群众的主体意识,围绕常态化扫黑除恶、《反有组织犯罪法》《民法典》等政策进行宣传,目的是让群众对有关政策做到心中有数,对身边可能存在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不稳定因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掌握举报反映的渠道,积极参与到全镇平安建设工作中来。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定期到校园进行宣讲,用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话语,解读了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例,联系实际、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引导同学们争做新时代守法普法好少年。
自治强基,激发治理“源动力”。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村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制度,切实落实“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让群众通过接地气的民主实践,围绕涉及自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强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机制,利用党员组长会、群众代表会、民主协商议事会等各种会议,充分发挥“邻长”作用,强化综合治理,形成“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充分凝聚巾帼力量,成立妇女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定期到村民家中走访排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争取将不稳定因素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如遇到无法调解的矛盾纠纷议事会会及时上报村两委,避免民转刑事件、件的发生,确保了村内稳定,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更加走向深入、取得了更多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