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家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头等大事。习强调,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大中小学生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人群,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从认识重大意义、落实具体要求、拓展实践路径来深化国家安全教育,推动面向大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2015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在第一章的总则部分第十四条明确“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第五章的第七十六条要求“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2018年4月,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牵头制定纲要,旨在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2020年9月,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大中小学系统、规范、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指导性意见。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颁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金年会棋牌官网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等。
2014年4月15日,习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深化国家安全教育,要三方步调一致,统一认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一是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是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和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现实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中掌握主动权的根本保障。三是全面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是学校家庭社会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基本依据,是全面增强大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其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有力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第二章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共有20条,这是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具有统领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塑造新发展格局中创新国家安全工作全局,防范和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后盾。这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深化国家安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注重将维护国家安全的20条任务与新时代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重大成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夯实大中小学生增强国家意识、强化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想认识基础。
在第九个国家安全教育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广泛开展,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个场域汇聚形成一股鲜明的力量,深深影响着新时代青少年国家观、安全观和民族观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深化国家安全教育,要协同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认真落实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要聚焦国家安全领域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各项工作,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二要明确大中小学各学段国家安全教育目标任务,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和规划指导,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各领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大纲、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之中去,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合的国家安全教育格局。三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学生认知发展和年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世情国情社情热点,考虑不同教育类型、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地区地域等,切实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科学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等12个领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4个新型领域安全,并围绕各领域安全的重要性、基本内涵、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提出学习要求。上述内容是大中小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据,许多内容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深入推进,单独依靠某一个方面来实现最终目标是困难的,因此,必须积极拓展实践路径,善于总结国家安全协同教育体制机制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普及,引导带领各地各校国家安全教育取得较好育人实效。
今年的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期间有关预防溺水、防学生欺凌、网络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讲座、预演、课程等丰富活动在各个学校开启。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重点包括“千万高校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高校国家安全视频公开课、主题作品征集与线上展示、国家安全知识答题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各地各学校立足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积极拓展有关教育资源,不断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国家安全教育目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深化国家安全教育,要打开育人视野、凝聚育人共识、整合育人资源,积极拓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路径,可以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第一,进一步推动学校充分发挥国家安全教育协同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协同中要全面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实现学校国家安全教育主阵地作用的进一步强化。第二,进一步确保家长切实履行家庭国家安全教育主体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可以做到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成效显著,具有天然优势和独特禀赋,在协同中要积极主动尽责、担责、守责,推动家庭国家安全教育履行主体责任更加的到位。第三,进一步督促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社会是大系统、大教育、大资源,通过社会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具有“全面”“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等显著特征,比如具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体育场馆、国家公园、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其中许多内容都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都是开展国家安全的有利场所。因此,社会在协同中要“尽其才”“尽其用”“尽其效”,成为支持服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石。
(本文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24年度课题“新时代青少年学校、家庭、社会合育问题与机制研究”(批准号:2024B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4年9月19日,云南省文山市小马厂城市田园综合体内,5000亩梯田水稻金黄满溢,农机轰鸣,穿梭其间加速秋收。
2024年9月19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在进行秋收作物运输比赛。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