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关系着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幸福与安宁,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平安护万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恩施州妇联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以防范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矛盾风险为重点,强化部署,多面推进,坚持关口前移、联动联调、多元化解,积极开展“隐患排查进家庭、法治宣传进家庭、安全教育进家庭、婚姻辅导进家庭、困难帮扶进家庭”等“五进”活动。
全州各级妇联组织不断探索创新“平安护家庭”专项行动的方式方法,联动职能部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及社会专业力量,通过“妇联+”“+妇联”的模式,切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以“小”安积“大”安,以家庭平安促社会和谐,在平安恩施建设中贡献“家”力量。
恩施市妇联积极推进“平安家庭”创建,建立健全“法院+妇联”“检察院+妇联”“教育+妇联”机制,创建全州首个建在基层派出所的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和全州首个“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
今年4月,恩施市妇联联合市公安局、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在恩施市公安局舞阳坝派出所社区警务中队挂牌成立“百合花”婚姻家庭调解室。工作室聚焦“婚姻家庭纠纷调处、反家暴联动、问题青少年教育监管、家庭法治教育宣传”四大职能,综合妇联专业资源和街道社区基层治理力量,构建起“多元共治、多方联动、多效融合”的婚姻家庭调解工作格局。
工作室运行以来,共调处婚姻家庭纠纷51起,累计邀请专业力量参与调解8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6起,其中个人语言极端警情4起,稳控在平稳状态14起;开展高危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3人次,挽救轻生人员11人次;组织辖区家庭开展“希望伴飞”亲子教育暨法治教育活动6场次;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宣传2场次40余人。
今年4月,恩施州首个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在恩施市小棉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该工作室以恩施市小棉袄社工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恩施市各社区为活动阵地,集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涉案未成年人帮教、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由恩施市妇联、恩施市人民检察院、恩施市人民法院、恩施市委宣传部、舞阳坝街道办事处、恩施市民政局、共青团恩施市委联合建立,以党建为引领,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多效融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市妇联将进一步提升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能力和水平,深化“平安细胞”创建,为维护社会和谐贡献巾帼力量。
近日,利川市妇联选派妇儿维权志愿者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案,原告撤回起诉。这是市妇联积极参与诉调对接工作,在家事审判纠纷化解方面与市法院密切协作的积极尝试和重要体现。
原告瞿某与被告冯某1987年登记结婚,双方系二婚,婚后育有一子,2022年6月15日,瞿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至法院。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了解到原、被告常因生活开销产生矛盾,考虑双方对立情绪较严重,调解难度较大,市法院邀请市妇联参与调解。
7月14日,市法院干警与市妇联干部及志愿者一同前往原、被告家中,采用“背对背”的方法进行调解。经过长达3个多小时的心理疏导及释法明理,原告放下心结,当场撤回起诉。
今年以来,市妇联充分发挥在婚姻家庭领域的传统工作优势,在法院所需、妇联所能、群众所求的三维结合点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带动家庭成员遵纪守法,依法履行家庭责任,传递社会正能量,维护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婚姻家庭关系,为法院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奉献妇联组织的智慧和力量。
建始县茅田乡三道岩村妇女议事会,在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纠纷调解等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
村民余某与妻子张某多年不和,今年6月再次发生纠纷后,张某一气之下离家,余某找到妇女议事会求助,三道岩村妇女议事会会长联合村尖刀班一起寻找张某下落,同时请乡贤们与余某讲道理、说情理,最终夫妻二人冰释前嫌。
“多亏了妇女议事会和乡贤的调解,我们夫妻几十年没像现在这样好好说过话,想通了,有话好好说,没必要争争吵吵。”余某事后打电话向妇女议事会表示感谢。
“在村内调解后,余某深刻反思,夫妻二人如今相互体谅,日子也越过越美。”议事会工作人员回访夫妻二人后说。
如今,妇女议事会已成为村内“村民-评理说事点-村支两委-综治中心”四级联调机制的一部分,也融入到该村“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村党组织体系和“1+N+N”联系服务体系。为打造“树清廉家风、塑淳朴民风、促清正党风”的和谐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着巾帼力量。
今年7月底,巴东县妇联工作人员到村对一起2021年调解和好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进行回访,了解调解后的夫妻情感是否得到改善。
案情回顾:县妇联接黄某(女)来访,反映其丈夫陈某自刑满释放后,不工作不劳动不与人交流,性格暴躁易怒,时常打骂妻女,疑似患有精神障碍。县妇联接访后迅速联系属地司法所、综治办、村委会等组成专班上门进行协调,并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及思想教育。考虑到陈某精神状况以及居住在学校附近的现实情况,认为陈某有可能威胁到学校和当地的安全稳定。县妇联联合多部门研判,将陈某送至对口医院,经过半年的治疗,陈某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随后县妇联对其家庭情况一直密切关注,隔段时间会通过电话及走访的方式对黄某家庭进行跟踪回访,与黄某交心谈心。黄某表示:“非常感谢妇联的帮助,现在家庭状况改观很大,陈某精神状况良好,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我也能安心上班啦!”
在今后的工作中,巴东妇联将在做好个案调解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婚姻家庭讲座,扩大服务范围和辅导内容,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婚姻观以及婚姻家庭责任意识,促进婚姻和谐、家庭稳定。
近日,宣恩县妇联工作人员前往椒园镇黄坪村村民陈某家中进行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回访,详细了解该家庭近期生活动态,宣传《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近年来,宣恩县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干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作用,定期开展入户排查,建立动态的工作台账,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调解、婚姻家庭关系辅导、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金年会app,
李某(女)与陈某(男)已结婚17年,分居10年,育有一子,因性格不合想要离婚,双方难以调解矛盾,于是李某来到家调委寻求帮助。
经了解,双方对家庭都付出了努力,都承受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但由于长期分居缺乏沟通,互相关怀不够,双方产生了情感的误会。
在县妇联及县法院的沟通劝说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愿意为家庭做出改变,给双方一个机会,给孩子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随后,李某也同意撤诉。
陈某说:“在家庭里李某承受了很多的压力,为整个家庭付出了很多,之后我会多多理解、关心她,也谢谢你们花时间为我们家庭调解。”
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咸丰县妇联深入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平安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鹤峰县社区、村建立起家事调解室。村居民遇到难题可到社区(村)现场咨询或“挂号”。社区(村)接到“挂号信息”,就会接诊,通过上门走访拉家常、线上线下开讲座等方式化解矛盾。
赵某与高某均为洞长湾村村民,2022年3月某日晚,夫妇因家事争吵不休,高某打电话给村妇联主席毛未秀寻求帮助。
当晚,村妇联主席随即前往其家中进行调解,耐心听取二人看法。经了解,二人因外出务工意见不合产生分歧。妇联工作人员通过“换位思考调节法”,引导当事人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心比心”。
最终夫妻二人接纳了调解的意见:在家就近打零工,一来照顾女儿的学习,二来夫妻也能相互照应。
“太平洞长湾家事调解站”是鹤峰深化“平安家庭”创建,创新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和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